“特别是要设定框架,不要让纯正的批判力量获得有力的成长,就是要培育顺服的心理与习惯”。
为什么作为“打工人”、作为年轻人,强烈推荐观看品味此剧呢?
在这个剧里我看到了《美丽新世界》、《1984》的精神,我看到了《西部世界》、《鱿鱼游戏》的影子。不仅在于它的烧脑程度、它的画面场景布置、它的剧情起承转合;更在于它所体现的深度、诱发的思考,是丰沛而充足的,是荡气回肠的。
布雷夫曼(Harry Braverman)说,“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分工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阶段,就是手与脑、劳力与劳心分了家。”
这可以说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分工的经典论调了。工业革命后工业与农业被分割开,西欧国家从农业国脱胎为工业国(后来在20世纪初期苏联也做了更刚烈的实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使用被分割开,“打工人”开始被分成“蓝领”与“白领”(后者开始滋生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科技革命后社会分工彻底被切割细碎,诞生了“螺丝钉”的概念,直到现在,写代码的程序员是螺丝钉,编文案的新媒体运营是螺丝钉,跑客户的房地产中介也是螺丝钉。
本剧中的卢蒙公司严禁部门间互相串通交流,完全杜绝“跨部门协作”,每个人都在封闭的格子间做自己的一份工,成为一颗颗不能、也不愿思考的冰冷的螺丝钉。
相信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人们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熟稔于心了,“文化工业”是如何收编工人的反抗思想的、“大众文化”是如何将工人团体打散成“乌合之众”的,我们在做文化研究的时候也饱经哈贝马斯、阿尔都塞、斯图尔特霍尔、齐泽克等人的“教育”。
那么回到本剧,“卢蒙工业”这个“大魔头”是如何吸引主角们心甘情愿的应聘入职,又数十年如一日的忠诚打工呢?“走火入魔”似的“宣传洗脑”很重要。每个新员工都要学习企业文化,而老员工则以创始人“基尔”的精神纲领与企业愿景为荣。正如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所言:“特别是要设定框架,不要让纯正的批判力量获得有力的成长,就是要培育顺服的心理与习惯”。
枯燥的工作(精检数据)、自由的灵魂(离职被拒)、好奇的心理(上级来访)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男主作为小组长,带领整个部门发起对公司的反抗。劳资冲突淋漓尽致的在剧中体现,公司的手段无非是监视与控制,规训与惩罚,而主角们的招数则层出不穷,上演一出“猫抓老鼠”的大戏。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压的环境下,在“动辄得咎”的制度下,主角们仍以顽强的精神进行着“聪明的罢工”。伊恩纳吉写道,“聪明的罢工瞄准公司的声誉,精心设计罢工细节,既损害公司品牌形象而又不破坏生产目标。考虑到大众对大企业都普遍抱有怀疑的态度,打击公司的声誉和股价可能会更加有效”。
这一论断也是现在欧美刻画劳资关系的“爽剧”的主要套路。抹黑、打倒大公司仿佛成了“政治正确”(近期还有一部剧叫《suspicion》,改编自电影《假旗行动》,讲的也是如何揭发大公司的罪恶),结局通常是小人物获胜,人文关怀和“自由主义”的价值焕发容光。
剧中一次经典的对抗行动,依托自一场“狂欢”。主角的一名同事终于忍不住爆发愤怒,肢体袭击了高层领导,打响了罢工的“第一枪”(苹果官方在介绍剧集背景的时候用了“the Lexington letter”的比喻,真是恰当)。巴赫金指出,“在狂欢期间,阶层等级的废除具有特别的意义。生命仅仅只受自己的法律支配,即自己的自由的法律。它有一个普遍的精神,它是整个世界中的特殊情况,也是世界的复兴与重建的特殊情况,所有人都参与其中。这就是狂欢的本质,所有的参与者生动地感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