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2018.07.05
2016年cinema studies presentation Outline
Holocaust 到shoah
搬演 mettre en scène
場所與語言 喚回角色的身體記憶與情感,從「證人」變成「演員」staged witness
a fiction of the real 打破了時間維度、劇情與紀錄的邊界 也是一種畫面簡潔的表達(影像完成了文本所受限的地方)
道德的絕對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 道德建立在定然律令之上(模範集中營、特別任務單位、追問最難以承受的)
presentation 結構:
歷史的重現、結構(三個集中營、死亡而非倖存、就是浩劫本身,而非僅僅是倖存)
反猶歷史,朗茲曼的生成(「我是猶太人」《以色列,為什麼》、薩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不同,不是去理解惡的平庸))
影片的美學表達和完成(鏡頭和聲畫語言)
影片結構 (循環擴散,採訪者切成一段段交織在一起,打破原有紀錄片的記錄事件的時間線性,沒有起點與終點。如何剪接以及內在關連)——理解作者剪輯的結構,以及主題的顯示,自己拼圖(口述歷史:人物的選擇,誰有資格發聲,Treblinka/ Chelmno/ Auschwitz/Theresienstadt)
怎麼完成的?採訪方法,並非抽象的提問,而是難以訴諸語言的經歷(紀錄片的道德)
對照影片:
《索爾之子》進入到毒氣室裡面
浩劫系列:
浩劫之后其一:访客 Un vivant qui passe (1997)
Un vivant qui passe
导演: Claude Lanzmann
上映日期: 1997
又名: A Visitor from the Living
IMDb链接: tt0170734
浩劫之后其二:索比堡 Sobibór, 14 octobre 1943, 16 heures (2001)
Sobibór, 14 octobre 1943, 16 heures
上映日期: 2001-10-17(法国)
片长: 95 分钟 / Argentina: 97 分钟(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又名: 索毕堡 / 死营革命实录 / 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点 / Sobibor, Oct. 14, 1943, 4 p.m.
IMDb链接: tt0286978
浩劫之后其三:卡斯凯 Le rapport Karski (2010)
Le rapport Karski
上映日期: 2010
IMDb链接: tt1621180
浩劫之后其四:最后的不公正 Le dernier des injustes (2013)
Le dernier des injustes
片长: 220分钟
又名: 最后的不公平 / The Last of the Unjust
IMDb链接: tt2340784
分場_shoah













浩劫Shoah(1985)

又名:大浩劫(港) / 毁灭

上映日期:1985-10-23片长:566分钟

主演:克劳德·朗兹曼 Claude Lanzmann/西蒙·斯雷尼 Simon Srebnik/迈克尔·波迪克雷尼克 Michael Podchlebnik/Hanna Zaidl/Jan Piwonski

导演:克劳德·朗兹曼 Claude Lanzmann编剧:克劳德·朗兹曼 Claude Lanz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