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疯狂的外星人》一星,是给前半部分的,最起码我乐了。后来,就是宁浩你爱咋整咋整吧。
“疯狂系列”不知道是不是最后一部,反正我觉得该退下了。
后来就想,为什么中国导演的风格总是无法稳定,到最后总是呈现了开花似的分离呢?到底是什么让这些本来非常有才华的导演最后毫无征兆地就没落的呢?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支撑。美国是自由平等博爱,是普世价值;伊朗这样的国家是宗教。我们这块土地的价值观支撑是什么呢?电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如果失去了价值观的有力支撑,就会呈现分化瓦解的末世状态,没有什么是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高度差异。赵本山的小品、德云社的相声、新闻联播的腔调,貌似风格各异,其实,是开了花的分歧。这些分歧不对话,不讨论,他们都是躲避着普世的终极关怀和宗教的严肃信仰,一个个自顾自地狂奔。
导演也不例外。他们在做电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遇到价值观上的取舍,要坚持什么,要恪守什么,要用什么和观众能够很好的互动,这背后,表面是技术,背后仍然是价值观。
如张艺谋拍《红高梁》开始,他是在技术上得到了高度的认可,镜头美,打破了视觉上的藩篱,一下就火了。但视觉这东西必竟离人心还不是特别的亲近,要继续拍,只靠视觉,人家就会觉得你是个卖大粒丸的,吃不死,但也会被蜜丸腻着。果不其然,后来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影》就都走了视觉路数。为什么?因为有些东西即使他悟出来了,也没办法拍出来;拍出来了,观众也看不见。因为那些东西,要么是与人心相关,要么是与生活相关,总结起来,就是与价值观相关。
宁浩也是一样,他就象一个技术流的有志青年。从故事的“形式”切入了观众的视野,观众自然就对他的东西有一次比一次高的要求。但他也发现,有些东西不能碰,碰了就会象娄烨一样,拍一部禁一部。原因也很简单,前面说的两棵价值观巨树我们都不能碰,碰了就会死。好吧,不碰,不碰你就只能在电影的皮毛上下功夫。皮毛,自然是没有血肉的。
黄渤拍《一出好戏》,其实能公映算是他的命好。一定是那些审查的老人们没有看懂其中的寓言所指。所以,对黄渤坚大拇指的同时,也为他捏一把汗。
我一点儿都不怪宁浩这电影拍的烂。他们其实不是不知道怎么能拍出好电影,只是他们想拍的东西太好,所以在这里就没法拿上桌子。
想说的太多,懂的自然就懂了。不懂的,说多少都白扯。
《疯狂的外星人》是烂片,至少后半部完全脱线。但我宁愿相信宁浩是一个好导演,他被憋得没办法,菜必须得做,你大爷的就玩儿呗。这傻X一样的人间,谈什么价值观,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