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两部中篇被搬上大银幕,可这豆瓣着实让我们这些普通观众看不懂了……(个人观点)
1.写一篇影评,也许不过是屏幕那边IP背后商业运作下的例行公事,或者是心情不好又碰上这么一个只用动动手指便能看似挑动屏幕另一边神经的方式,也许屏幕两端的人生活经历截然不同,永远也找不到理解另一端思维方式的办法,可若连最基本的不仰视,不俯视,只是平视这些作品,平视每一位导演的态度都没有,以上种种残存在一些人心中让他们继续理性欣赏分析的理由我想也也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了。
2.主创团队创作周期当中理应,也一定考虑过,更再三斟酌过的问题,被反复拿出来批判。《疯狂的外星人》究竟是宁浩筹措多久的作品我们难以界定,但可以说,这部电影主体便是宁浩几年前买下《乡村教师》版权后所计划拍摄的电影。《疯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乡村教师》,而在我看来两部作品共同的外星文明与人类文明的缺乏常理性的接触最能体现宁浩的灵感来源就是《乡村教师》,可一个灵感似乎说服不了诸多观众。改编的作品来源提供灵感的情况属实少见,这可能也是观众对这一问题敏感的重要原因。但就我个人认为,《疯外》与《乡村教师》已足够是改编的关系,而改编来源是否署名定是整部电影制作过程中主创团队重点关注斟酌过的较严肃的问题,成色实在与人们口中的蹭热度不符。
《流浪地球》的价值观问题:流浪地球存在确实存在角色个人情感态度偏离正轨的问题,而所谓的主线价值观偏离,值得讨论。例如刘培强把进去地下城的名额给岳父和儿子,放弃妻子这一情节,个人看来,观众的态度存在不同层面的变化,第一个:认为他的选择不合理,过于现实,该救谁值得考量,不能单一衡量人的生命价值,第二个:他做出的选择对他也是煎熬,但身为父亲只能做出这样艰难的选择(这也是最符合电影情感脉络的,电影需要将观众带入的),第三层:他的选择还是值得考量,选择过后他和岳父该有的心理亏欠没有交代。这三层理解,可能每一位观众在某种特定情境都会考虑到,但一般会维持在电影所渲染的第二层中。主线价值观的问题同样也一定是创作人员斟酌过的,而最终他们选择去渲染最适合电影情境的第二种理解。这个时候,站在一个第三层的角度去否定影片的价值观,自会激发人们对第三层态度的思考,找到共鸣并不难,但这么做的意义值得商榷,同时又是不是过度揣测创作者的创作心理了呢?
3.《流浪地球》的评分可能确实高了,但仅仅是虚高。确实存在众多自来水非理性抬高口碑的现象,可对国产片放低标准这个说法……不好意思,对大部分观众真的不存在。就算是拿所谓“快餐文化”来概括许多进口片的特点,普通观众对其评判不过靠两个字――观感,若是特效、前期宣发等水平一致,观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流畅性,电影《流浪地球》在情节的选取中没有复杂的多线,时间跨度不大,格局不大,但故事已讲得足够流畅,因剧情的深度、侧重点不同,配乐上我也不打算与Hans Zimmer在《星际穿越》中的配乐做过多比较(有篇文章让我确实想过,诺兰会不会看过流浪地球小说)。
台词与表演张力等方面,《流浪地球》确实有待改进,情节设置上,《流浪》作为硬科幻,软科幻风格的情节推动有些多,也就导致了不合理之处的出现。可现在网络上对这些问题的指出,却仿佛只是把将片子打下及格线作为最终目标。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话没错,可若一直自由地俯视一切,批评就真的有意义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