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保瑞,经历不错,当了多年副导演,跟着各位名导。作为演员也演过很多,但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后面正式当导演时,导了很多电影,但都默默无闻,难得拍了一部狗咬狗口碑不错,又遇上艳照门,这部陈冠希主演的电影又有点石沉大海。至今荣誉寥寥,他也不是没拍过好作品,车手是不错的,比时下很多电影都好,意外我评价甚高,颇有老银河巅峰期的风范,但总体给人感觉是时运不济——就是出不了声名远播的代表作。当然这可能也和他对剧本的取向有关,看得出来他的片子口味总是很特别。但在选题上的怪异,依然构不成他个人才能的标志。据说杜琪峰已经钦定他为接班人?那我可要为银河映像这一金字招牌捏一把汗了。
片子伊始,镜头里的场景还是港片套路的妓寨大厦、警局审问室。画面是高清鲜艳很多,但反而少了老港片粗糙中带来的质感。运镜也太工整,匠气,不灵性。而且还加了不少五毛特效,有点尬。
由讲究证据的警察这里,审问第一句就蹦出了全片的中心句,显得特别突兀和笨拙(当然配角演员的演技也该背点锅)。
改命、风水这种剧情,以前港片也有大把。比如我个人最爱的 鸿运当头 ,还有江华拍过的一部讲风水之战的,小时候看的,这会忘了名字,记得挺精彩。也不能漏了周星驰的回魂夜,这部 命案 和回魂夜也挺像的。
这样一对比,还真是以前的片子好看。
编剧游乃海,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暗花。本片相比起来就逊色太多了,太多的情节故弄玄虚,不够简洁。而且架构上也有点像银河旧作 神探 ,都是一个略带疯癫的人想靠 自己努力 改变点什么。但是这部,架构还没撑起来,就让剧情开始推进了。就好比帐篷还没搭好就钻进去睡,那整块帆布当然是扒拉在身上,让你的呼吸沉重又滞闷。
另外此次剧本缺乏了银河往日的智斗成分和精巧反转,我觉得和意外的编剧司徒锦源2012年去世有关。另外,香港电影市场多年来萎缩,影响当然也不小。希望23年整体票房的回暖,可以迎来转机。
摄影,呆。机位的选择非常局限。比如妓女站在门口喊人这个镜头,其实可以从上往下拍,或者从室内往外拍她的背影,诡异氛围都会强很多。这些旁窥视角,可以让观众不打扰地偷看角色演绎,增强参与感和刺激性。而本片的创作者,选择了看得见表情的中距离侧拍,乏味很多。单列一个镜头,会让人觉着这是一部 TVB 的肥皂剧,而不是一部银河出品的异色电影。
当然这样也可以清晰对比出老银河的强悍。
最后说回剧情。
我看很多人观后感都是困惑。其实对香港电影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他们有不少电影喜欢掺入现实隐喻。越是你看的一头雾水的,必然掺入的越多。不需怀疑,这部 命案 同样如此。
电影开头就点了预告里那句“一切皆是命”,然后里面的串线者林家栋扮演的老许,出于理想信念,硬要各种瞎折腾帮命中注定要杀人的或者被杀的人改命。但结果却收效甚微,越折腾,诸人越跟命运纠缠的更紧密。结尾是大家在筋疲力尽后,终于领悟了,命运难改,不如改自己看待世界的心态,从而点题:万般皆是心,点点皆由人。
在我看来,这确实可以投射到19年。这片其实就是在告诉香港人,和内地趋同的走向不可逆转,与其不忿、抑郁,甚至付诸狂暴行动,还不如调整心态,很多事物会因你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变。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本片的取向还是挺正能量的。
电影里很多桥段,都可以和现实有呼应。比如我就看有豆友说那张抗精神病符是 basic law,我觉得挺有道理。但我知道了是这个模式,足矣,就懒得一一去探究了,有心人可以自己去摸索个中趣味,玩玩解谜游戏。
在我这里,隐喻不是加分项,反而往往会扣分。比如去年看的正义回廊,我就评价甚低。电影,始终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物事,无论你想表达什么,观众的接受度是第一位的。就比如命案这部电影,主旨是开导人心,但我去外网看了一圈评论,似乎能理解到的香港观众寥寥无几,在这点上,竟然和内地的高度一致。应该以感官刺激带出你的心声,而不是反过来,这本应是一种很基本的思维。如今呈现出来的,有如一道用高档食材制成、但从卖相到调料,都毫无吸引力的菜肴。营养是有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进食是否单单只为了营养呢?
导演和观众唔啱channel,以前的香港电影也不是没遇到过,比如徐克的倩女幽魂。只不过,今时唔同往日啦。徐克可以来内地拍主旋律,黄霑可以豪爽的说:“他们听不懂我的歌中意没关系,我抒发了我的情绪就够了。”如今的香港新生代导演,可以何去何从?连杜琪峰都担心地说,他们的空间越来越小。进食空有营养的事物,可不一定不会出问题;吃太多难吃的,有可能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