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懒散却放松的一天,在家里整整一天,既没有学习也没有运动,晚上准备好了啤酒零食,下载好片子打开电视关上灯,在崽崽们的陪伴下一口气刷完了《万神殿》第一季。

《万神殿》的英文名叫做《Pantheon》,wiki百科词条上对这个词的解释是一幢古罗马的宗教建筑。公元60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将万神庙献给[教宗波尼法爵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何这部剧里的宗教隐喻无处不在。字符韵律的创始人stephen是uploaded intelligence世界的唯一真神,凯斯宾则是充当着救世主耶稣的角色,其他字符韵律的员工则是神的追随者,而那几个最初被uploaded的数据人,则是神创世界的反抗者和殉道者。

stephen认为人类的极限是肉体的极限,如果人类能够摆脱碳基生物的肉体构成,把思维和意识上传到云端,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存在,就不会有再拥有死亡的恐惧,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永生。他这么认为,并且为此制定了缜密的计划。一个项目是UI计划,另一个则是为了弥补UI计划中致命缺陷的凯斯宾计划。但是无论是UI计划,还是凯斯宾计划,归根结底都指向了一个终极问题: who am I 。

不少影视作品都在探讨一个主题:自我。展开来说大致的问题有以下这些:”我“这个字的定义是什么?构成要件是什么?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那么就可以称为人吗?it可以自称为“我”吗?人类抛弃肉体,将意识上传云端,记忆情感全都变成一行行跑动的代码,那么“我”还是“我”吗?肉体和思想哪个更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存在?拥有真是肉体的个体和云端跑动的精神体真的能够获得情感共鸣吗?

诸如类似的种种问题,不同的科幻作品有着不一样的剧情,然而,科幻作品毕竟也是人类艺术的表达形式,终究也脱离不了人类最永恒的话题——爱。

看过《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书里面讲到爱,无非是多巴胺的分泌与其他化学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利用药物或者生物电刺激,的确是可以模拟出爱的感觉。故而用代码书写“爱”也不是不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人类的“爱”却并不单纯,而是掺杂了更多复杂的情绪,而且,不少感觉是在肌肤相触四目相对时才能够带来的特殊情感连接,这种情感,人类甚至无法命名,更遑论写成代码。

万神殿中支撑起整个云端运作的,不是成千上万的代码,而只是爱,是父母之爱,夫妻之爱,亦或是极端的信仰之爱。

很多人批评这个片子就是各种科幻意象的大杂烩,从内容来看,的确是有这个嫌疑,只是,所有作品的故事内核无非是人类对于爱的阐述,这个片子也毫无新意地在重述这个主题。

故事的结尾,新一轮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人类在历史的车辙里不停地重蹈覆辙,按照套路,故事的结尾一定是在爱的加持之下,邪恶的电子生命体都被消灭,只有一个服务器里运行着女主爸爸的代码,世界在新秩序下被重建,人类迎来了又一次短暂的和平h,appy ending。

我永远相信人类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人类既贪婪又无私,既渺小又伟大,人类的复杂性多样性哪里是数据人能够比得起呢?

无论如何,这个片子还是值得一看,期待第二季的播出。



万神殿 第一季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