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之前,看着它如潮的赞誉和迅速蹿高的票房,我还以为姜文真的转型了,对它的预判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举几部近年的电影作参照系,像《疯狂的赛车》和《十月围城》,大致可以算得上是合格的商业片,而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迷一样的双眼》,在故事有趣、节奏张弛有度之余,还能顺带在拍摄技法和某些思想层面有一定创见,就可以算作是优秀的商业片了。然而,才看了10分钟,我就发现,我对《让子弹飞》的预判完全错误了。姜文变了,但这部电影的作者性还是非常强烈,且不是斯皮尔伯格这种商业片作者(无贬义)。它跟商业类型片的差别,就像金城武跟我的长相一样泾渭分明,尽管它的票房很高。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

姜文推出这样的作品,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这事怪就怪在大家都一窝蜂地涌上去买票看他秀自恋。其实,这就是前面说的他变化的地方。头一条就是剪辑。这是至少最近一年以来我看的剪辑速度最快的一部国产片,细细算下来,镜头数应该也很多。而且很少平行或者逻辑蒙太奇,至多是交叉剪辑,而一般仅仅是在一条线上加速。这样看起来其实很累,尤其是在台词信息量很足时,几场戏之间几乎没有转场,唰地一下就跳到下面去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戏的节奏很乱,往好了说是打破传统叙事结构,往差了讲是你根本不知道哪儿是高潮。要换了别人,这么干恐怕早被人骂死了,但姜爷一贯不按常理出牌,这么干反而成了特色甚至一个风格化的表征。按姜文前几部片子的剪辑来看,这位爷不至于连这个道理都不懂,但现在剪得快是王道,反正故事本身很简单,我把戏加速总比一个舒缓的长镜更对一般观众的胃口。而且这么玩,其实更符合这部片子的核心商业价值,那就是——

都过来听姜爷讲段子

与其说姜文这次是想说一个西部的传奇,不如说他就是打算来个鹅城故事会。这是一部由无数段子组成的电影,简单来说,没有一句水词,几乎每句或者每几句台词都是个段子,这是剧本最出彩的地方。这年头,谁上酒桌都会揣两个段子,再不济也存着几条有颜色的短信,但姜文的段子不一样,它有点贫但比贫多了几分硬气,有点荤但还会给你空间琢磨琢磨。无数高水平的段子,在上文提及的快切提速后,再无动于衷的观众也被轰炸得懵掉了。比较起前作《太阳照常升起》,虽然经常情节和台词设计得云里雾里,但细细梳理一下,其实还是有清晰地逻辑线路的,但《让子弹飞》则完全陷入碎片化的状态,有木无林。反正是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与其耐心做主线,不如索性堆砌段子,以段子充实片子,这是段子的胜利,但其实是剧本的悲哀。在这个过程中,葛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像巴萨的哈维,很少绚丽突破,很少精彩进球,但他盘活了整体。在过于硬气和陷入癫狂的发哥之间,葛优像条辛勤的蚯蚓,把本来死板的堆砌给润活了,姜爷发哥的角色换别人演或许都能到位,但葛大爷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说到这,谁还能说姜文没有妥协,上面两条就是姜文的变通,只是他的妥协看起来更像是任性之举:你丫不是说我闷艺术吗,好,我给你剪得贼快;你丫不是说我装逼吗,得,哥跟你三俗。看这片子,明显的感觉就是姜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编段子上,片子拍得——至少跟《太阳照常升起》相比,糙多了。最让人不爽的莫过于——

我太阳,又升起啦?

久石让是很好,久石让给《太阳照常升起》写的主题音乐也确实非常棒,说是他跟中国影人历次合作中最好的一次发挥也不为过,但姜文你丫不能因为这玩意好就直接拿来再用一次啊!怎么着你也稍微变个调什么的,哪儿有你这样连用的位置都差不离,直接放开头了。尽管从情绪上说,《太阳照常升起》主题音放开头挺好的,但量身定做跟穿自己老爹的衣服毕竟是两回事,而且你这片子好歹是部近亿投资的作品,这样重复用音乐跟地摊货有什么区别?这不是砸自己的牌子吗?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对制作水平的怀疑。没办法,也许姜爷心思都花在跟编剧及其他主演磨合着集体创作编段子上了,以至于——

姜爷,我平常最了解你了:不是不会,根本就是懒得伺候

这部电影让我最失望的地方莫过于姜文在导演技法上显现了作者导演最恶劣的一面——我行我素,手法平庸。放别人身上无所谓,能把几场戏拍顺溜了就万事大吉,但你是姜文!以两场戏为例:一场是入鹅城时女子鼓乐。这场戏本身既有气势又挺诡异的——史上这样女人敲鼓的场面不多,何况还是一群至少穿得小家碧玉的女子。但姜文的处理毫无新意,对众麻匪和敲鼓女子近景快切而已,气势和微妙的情绪都没怎么出来。这里需要表扬一下陆川,同样都是从日本请的鼓手,把入城式那段跟这段比一比,即便前者换成彩色,减少一点纯粹色彩上的冲击,几个仰角和特写还是拍得张力十足。姜文的处理明显草率了。而鸿门宴这场重头戏,姜文的处理更简单,搭个环轨,三台机器拍每个人的特写,间或插入因死人造成的布帘喷血。这种环绕拍摄,偶尔来两下还行,但总这么来,相当无趣。这一段可以看做是《让子弹飞》拍摄风格的集中体现:我不雕琢镜头,我就靠段子取胜。

段子,更多是语言艺术,但电影不能仅仅是个说书场。比较好的镜头与段子的结合也不是没有的,像那场张牧之装模作样地跟县长夫人表立场,笑果就是靠一个拉开散射出来的,这就处理得很到位。至于小六子葬礼上那个主观长镜,放在这部电影中,简直珍贵得扎眼睛。

如果再算上特效的话,那就让人更失望了。连我这种很不讲究特效的人都能看出那水潭里的火车有多假,你就不能换个方法拍,或者,话说得更明白点,这片子是不是真的缺钱啊?还没到那份上吧。

其实还是任性

从这次的票房看,姜文是要站着大赚一笔了,但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这次《让子弹飞》的大卖并不能看出多少姜文“悔改”的意思,倒是继续让人觉得不保险。

首先,他的自恋仍然没有改变,这种自恋直接祸害到角色设置了。《太阳照常升起》里,他的角色固然表面很雄性很牛逼,但骨子里挺虚弱的——老婆都被一个小p孩拐走了。放到这部里,张牧之几乎成了一个完人——成了完人不要紧,如果有个像TDK中小丑那样的对手,戏一样很好看。但黄四郎目前的设置,再加上发哥略显过火的表演,让张牧之过于强势,如果不靠段子,故事主线了无意趣。还是那句话,感谢葛大爷。

其次,他还是喜欢纠缠在一些冗余细节上。这些东西,如果你拍的是小成本艺术片,随你怎么玩,但这种大投入的商业制作,有些枝节没必要玩得太多,容易走火入魔。像结尾处安排发哥露一小脸也就罢了(鱼非鱼发现的),你有必要给自己媳妇儿塞那么多没多大意思的戏份吗?苗圃姐要来客串没问题,但何必完全节外生枝一个八岁,还顺便玩一道马珂呢?不要理会一些文艺青年的过度阐释,葛优那两个没法说的秘密跟那个“!”、“?”,就是姜文在装逼。你说你真正该花点心思的大暴动不好好拍,尽把心思花在打洞上了,撩拨那帮文青真的很有意思吗?

第三,姜文还是不x拍商业片。姜文不会拍商业片?我不信。看看《鬼子来了》,那叙事节奏,做得多好。姜文不屑拍商业片?我看行。尽管这次姜文比过去低调,但没准骨子里还是在坏笑,人家说了,不会跪着赚钱的。钱我是肯定会要的,腿我也是肯定不会弯的。那靠谁呢——

赞一赞马珂

真不愧是打造出《蜗居》的制片人,如果这次不是马珂跟姜文制衡并且成功地运作了宣发,《让子弹飞》的票房很难想象。这让人想起陈国富之于《风声》,这些人可能会被导演厌烦,但毫无疑问,他们的运作,更能体现出其商业价值。

当年好像见过你

3年前,《太阳照常升起》让我激动不已,银幕上的太阳把我血中还没分解的伊犁大曲点得浑身燥热不堪,仿佛空荡荡的影厅都被那种情绪感染。今天看《让子弹飞》,虽然也是笑声不断,但感觉不过通篇是“你爸爸的枪原来这么长,后来这么长,最后这么长”的放大,只觉得塞了一脑子的碎片,但血还是温吞如常。

子弹飞得太久了,软了。

让子弹飞(2010)

又名:让子弹飞一会儿 / 火烧云 / Let The Bullets Fly

上映日期:2010-12-16(中国大陆)片长:132分钟

主演:姜文 / 葛优 / 周润发 / 刘嘉玲 / 陈坤 / 张默 / 姜武 / 周韵 / 廖凡 / 姚橹 / 邵兵 / 苗圃 / 冯小刚 / 胡军 / 马珂 / 白冰 / 杜奕衡 / 李静 / 胡明 / 危笑 / 杨奇雨 / 赵铭 / 

导演:姜文 / 编剧:朱苏进 Sujin Zhu/述平 Ping Shu/姜文 Wen Jiang/郭俊立 Junli Guo/危笑 Xiao Wei/李不空 Bukong Li/马识途 Shitu Ma

让子弹飞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