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01:07浙江
写在前面。在一个较晚的时间段去看的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其实不在我的观影兴趣点之内,但是最近开始在这个账号更一下院线电影的影评,排版问题也会陆续解决。
较晚的场次看这部电影的人不是很多,入场后旁边坐着的刚好是一名外卖骑手,从他和旁边朋友的对话中听到。还有带着几岁孩子的一大家子,分开坐在我的前后排。孩子待不住要闹,观影途中其中一位家长匆匆带着孩子离开,影片中偶尔有几个插科打诨的笑话引得发笑,多数是些许低语的感叹,后段不知是不是发困,又有经久的沉默。
以下影评涉及剧透。
整个观影途中我其实一直想吐槽这部电影 。现实感不够就强化冲突,情节不够生动喜剧来凑。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又像极了春晚小品,包了饺子总吃不进嘴。
从大背景下看,是中产返贫被迫下海干外卖的故事,不稀奇,毕竟前有中金女员工房贷还不上跳楼真故事,后有外卖骑手单靠送餐年入百万假新闻。两者结合配上房价暴雷,银行跑路,大A呵呵,中产失业,老人生病,小孩上学,片子里好歹还有夫妻背靠背,不然主角也要跳,也好在片子里的爱情盘子还没炸,也是在为减少离婚率打保障了。这就是时代背景,毕竟改革开放以来才多少年,在往上数数清朝才多少年,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也是正常事,中产提前贷款了美好未来的预期,吃到了时代红利总以为是自己够努力,小镇做题家靠着干计算机搬进了大城市,孩子上进了国际学校,等到回首半生退潮后才发现自己在裸泳。之前看郑州亮亮丽君房子暴雷,又有北京夫妇买了房子,生完俩孩子全送进国际学校读书,以为人生的前半段任务完成了,结果后期和电影里前半段如出一辙。正像别人留学是体验生活继承公司,你倾尽家底留学是为了回国找工作,现实永远比电影更精彩,人永远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太浮夸?
这些年徐峥的角色像是惨淡中年男人的缩影,可以和佟大为,雷佳音这种一起归归类了,想一下他皱着眉头盯着镜头的面庞,不自觉会联想到许多电影的静帧和宣发海报,就连在《无人区》这种西部片里都要演一个惨淡律师。
但这个故事的角色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似乎因为太平易近人而更难发挥。
前半段写失业我觉得职场关系太浮夸,作为四五十岁职场老炮,还在干程序员没升管理层,身边人换了几波轮到自己却怒抡玻璃,而且这职场戏拍的跟喜剧一样。后面在外卖站反而学会了人情世故,人设完全崩塌,是人物太天真还是表现的太浮夸;
中段写家庭变故又太刻意,身在上海这种地方,从来不缺乏故事了,新上海人也应该看尽人间沧桑了,以这个家的消费标准,在上海只算是洒洒水小事了,父亲反应一惊一乍的怎么也不像是历经时代的人,人物塑造和剧情推动太刻意。
后半段讲外卖生活我又觉得太俗套,刻意升华去凸显外卖员和顾客的矛盾,闲笔刻画外卖员团体之间的团结。外卖员之间本身是竞争关系,并且片子中每一个单王都是通过不遵守交通规则拿到的,开头讲要送外卖遵守交通规则,一个个都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出车祸,摔得要死要活想起来上有老下有小,在地上摔了三圈头快垫到卡车轮子下了,人直接扶起来继续要送外卖,又侥幸又魔怔,这个社会问题有锚向吗。还有一大部分都是底层互害,片子本可有很多着力点,偏偏一条路走到黑,这部片子上映期间刚好杭州保安让外卖员跪地就更搞笑了。
你拍的人物太接地气,你就更该去掉刻意演的成分,《士兵突击》里那些演员真的去当兵,才能把角色演活,这些编剧谁又真的去送过外卖,做再多背景资料调查,也是虚妄。
前半段用了很多大景别和长焦镜头,去描绘整个上海大厂的逼仄和主角生存空间的挤压,甚至于许多晃动推拉的镜头连续配上暗调的画面让人觉得潮湿生厌,连抽根烟都要挤在通道里聊工作。恨不得每个为主角带来人生危机的人都是凶手,转移了真正的矛盾。
消费苦难?
《逆行人生》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谁在逆行,在哪里逆行。我猜猜看?是人在和大环境逆行吗?禁止唱衰或者做空的一切不利好行为。
通篇就逮着外卖员忍气吞声,努力奋斗拍,没升华到位,就摔一次继续升华,有孩子就是白血病,有老人就是脑梗,有腿要么骨折要么假肢。编剧写的全是烂大街的套路,骂你刻意苦难一点没错。所有问题都该辩证看,哪怕是聋哑骑手,我之前也有几次是外卖乱撇人就走了,一部分会找保安电话和我沟通。即使是戏剧也该有度,累了一天看完更累了,没给人希望,我脑子里蹦出来的一句话,像徐峥这个角色这么努力这么变通的人,只能在外卖站当单王解决人生问题,那这个世界收入和生活更好的人,是用了什么途径呢。
片子的结尾用了两个几个月后,第一个是,即使是拿到了单王,一家人都尽力赚钱去弥补房贷和生活的漏洞,还是搬进了小的房子,似乎学会知足才是人生满足的秘诀,一家人经历一番波折坐在路边的树下吃饭,颇有大浪淘沙史诗感散去的烟火气。另一个过渡,是外卖老总看到主角发明的更利于外卖骑手的软件沉默不语,也是对上位者的一种质询,也许让猪学会健康练一身肌肉不是好事,肥瘦相间才更适合世界的需求。
洋洋洒洒写下了多数想说的话,又不断按下了删除键。导演又似乎在拍摄过程中去美化了一些社会关系,去强化了一些社会矛盾,电影会通过戏剧化来升华内核,但是如果这是部纪录片的话,也许更能感动人,因为没有什么比现实更苍白了,电影可以升华,但生活没有对白下温暖的背景音,进特写时轮廓的柔光。电影不断的强调努力,好像努力就能做单王,再努力一点就可以帮孩子治疗白血病,更努力的话生活就会好起来,但是大家鸡汤都喝够了。走在路上不禁想说,电影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或许只是其他人比较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