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不是有的人点评春晚小品一样的励志翻身合家欢电影,这是一部讲述中产中年失业危机下最终选择自我和解电影。
这是一部讲述主角码农在高位买房,经济下行,理财暴雷,房子贬值,房贷压力,父母健康,子女教育多重压力下的遭遇大厂裁员危机,最终再努力也只能保住一个月的房贷最后只能放弃底线(房子)的自我和解电影!
这也不是一部消费底层苦难的电影,而是对缺少发声渠道的普通个体的理解和尊重。
虽然它更多是从城市中产跌落的视角说起,但真的从一定程度的展现了底层的艰难和努力!你可以觉得它展现的不够,但不能说它是在消费苦难。它告诉了你,每次只在拿外卖遇见一面的骑手,每次遇到在人行道乱窜你心里厌恶的骑手背后的生活。这不是在消费苦难,这是在创造理解和共情的机会。
在主角最后在说“我们每个人都很努力了,所以都值得被尊重”并不是包饺子式的正能量,那是在说赚不到钱改善不了生活并不是你们的错,是资本或者是别的什么出了问题!是笑脸计划,是催命的超时报警,是用单王内卷压缩时间,是阶梯计价,是算法对人的机器异化。
我想这部电影应该没有黄色外卖的赞助,毕竟这样的情节哪句话没有一句在赞美小黄。
影片结尾,于和伟饰演的外卖公司高管吃着包子,看着主角作为外卖员设计的路路通小程序,并没有接助理的话。徐峥说是开放式结尾,还特地强调了不是表达“人血馒头”。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他委婉的说辞,毕竟徐峥不是一个激烈表达的导演,他是一个说小故事小人物的小世故的中年上海男人,更多用一些嬉笑和温馨去淡化冲突和矛盾。但其实最后于和伟的包子和不响,就已经表达了结果。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让手下程序员再加个班把路路通程序复制出来,然后骑手们依据这个app只能是更卷。毕竟外卖互联网大厂和一开始开除主角的互联网大厂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主角因为赶时间送餐低血糖摔倒在地时,篮子里的鱼能跃入苏州河,而人只能扛着笑脸一遍又一遍面对“微笑计划”
“对不起,您验证失败,封号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