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被教唱《回家》,让这节目出了半个圈。下午匆匆看了一遍,感觉很鸡肋。
北京卫视的这档综艺继承了电视类、央视类的通病——大而无实,细节丢失严重。
制作人总想把格局变大,变得音乐节目不只是讨论音乐,还要讨论传统文化花边新闻吐槽热点等等。请文化学者,我还能理解,毕竟时代背景在这里放着,还是在北京卫视,没点文化意义,也不太行。但你这文化学者能不能考虑一下上镜和表达?
还有一些令人头大的问题,那个女声乐老师说,“我们不捧人,回归艺术本真。”但一些音乐评论人问腾格尔“你为什么唱《卡路里》”,问白举纲“你这么多年不温不火,值得吗?”我去你m的,这些问题娱乐记者都不问,你在这里问什么问!神经病啊?你回归艺术本真了吗?
如果要做音乐类节目,那就请你专心关注音乐,别总想着搞一些花边的东西,而且还很老套。
能看到演播厅是挺大的,乍一看是挺气派。但诸多细节都被忽视了。
1.楼上dj间的隔音。声音出dj间主持人说话的时候,会同步到场下歌手唱歌的声音。环境音盖过了人声。
2.dj间的两个话筒,说话时候都不对着人。这直接导致开篇,歌手和dj互动采访的时候,观众感觉隔了太平洋听俩人巴拉巴拉。
3.灯光好,也不好。我不太懂灯光,但从我这里看,很多场景都偏暗。观众和歌手放中景的时候,亮度不够。顺子准备开场的时候,那个光把人打成了鬼,太可怕了。
4.景别控制。歌手唱歌的时候,我能看到后面的乐团女生在撩头发。
5.舞台设置有《歌手》的影子。
节目开场那个女制作人,全场57台摄影机,所有人都在摄影机的记录中,没有人知道谁会淘汰,没有人知道谁第几个上场。看似讲求“真实”,但呈现出来的只是被安排下的“真实”。那些点评嘉宾一个个妙语连珠,机关枪的巴拉巴拉,一上来就开dui。场下没合计?我不信。
虽然没了主持人,但那个口播挺烦的,碾压!
有一点好,节目把通常会被剪掉的问题场景保留了下来。(当然,也可能是被安排的。)
第二期
导演组还是有心的,第一期出现的硬伤大问题都有了改进。这一期看下来,明显感觉是一档成熟稳重的综艺节目。(中老年歌友聚会)
这一期的爆点是火风霍尊父子同台演出,双双离场。爆点的思路和做法都是对的,但在现在的观众(我)看来,略显老套。从刚开始,神秘歌手来不来,到身份揭秘,到父子煽情,到一同离场。不否认导演组的能力,设计火风霍尊父子,肯定是花了不少功夫。但火风要不要作为神秘歌手,突然出现,这个是有待考量的。
如果可以给观众快乐,那就不要观众她流泪,煽情的泪水也不要。
倘若把火风在节目开始开始就放出来,把优点悲情感伤的父子情,替换成风趣幽默的打趣,观众看着轻松,解说也有讲的点,整体节目的气质就不会像是“中老年歌友聚会。”
另外,导播给贺冰新老师的镜头太有意思了。几乎整个节目都在diss贺老师,顺子更有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冲动。
第三期 0511
我是真的很佩服贺冰新老师的勇气!是真心的佩服!我们夸赞一个歌手勇敢做自己,不顾外界评论的时候,同样,也要这样对待贺冰新老师!
有个节目流程设置的bug,节目组让歌手们抽签定出场顺序,可是又不告诉歌手各自的出场顺序,也不让观众们知道。这个环节其实是废掉的。我甚至怀疑,导演组为了制造效果,把选手们抽到的出场顺序,私自做了调换。
阿兰那里的评委点评应该是剪辑掉了一些,我还是比较想听到完整版本。因为,从阿兰的几句谈吐,能感受到藏族姑娘“不是好惹的”。这也是让我对阿兰有新印象的一点:偶像外貌+性格独立+音乐特色。以前对阿兰的印象就是看起来仙仙的,感觉很温柔,一副与世无争。这次,让我感受到她自我的性格,不是那种“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偶像。
0518
糊了。
0623
本来以为糊了,接连看了几期,发现有很大的改善,不知道是不是换了制作方。
不过,这个转变太晚了,如果能在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按照现在的标准来做,还是不错的哦。希望有第二季吧,支持原创。
最后一期
搞了一个围炉回顾,挺无聊的。

中歌会(2019)

又名:中国歌曲排行榜 / The Chart / 中歌榜

主演:陶喆 David Tao/腾格尔 Tengger/黄绮珊 Susan Huang/顺子 Shunza/霍尊 Henry Huo/白举纲 Ju-Gang Bai/陈柯宇 Keyu Chen/扎西尼玛/马融/Arina Domski

导演:赵伟/丁金晨/肖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