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
阿加莎婆婆的探案系列小说中,侦探是一位名叫波洛的比利时人,他幽默风趣而智慧。不同于福尔摩斯的特立独行,波洛是人群中的侦探。
电影是明显的三段式结构。
一是简单背景,引出故事。电影由被掉包的钻石引入。波洛接受了任务。
在与保险公司主管、钻石主人的一系列对话中,可以看出波洛的鲜明个性。
“先给你一百磅怎么样?”
“哦,还是多一点吧,多一点我在岛上的生活会更加愉快。”
第二段是波洛与几组人物的度假时光,案件出现。
故事发生在一座风光旖旎的小岛。海水清澈,风景优美,旅馆女主人准备了丰富的活动。日光浴,游泳,划船,海边写生,网球比赛,晚上的鸡尾酒会。选择多样。
日子漫长悠闲,本该是十分惬意的度假时光。
几组人物陆续上场。
亟待出名的男作家,演出经纪人夫妇,女明星与再婚的丈夫和继女三人,貌似夫妻不和的年轻夫妇。
而旅馆女主人,年轻时曾与女明星同台表演,如今两人却是天壤之别的境遇。见了面,少不了揶揄对方。

女明星带着光环,在岛上的访客中间时时都是焦点。
男作家请求得到许可,出版她的传记。她断然拒绝。
经纪人夫妇希望她看看剧本,同意参加演出。她没有一丝委婉,直接打消了对方的念想。
她与年轻男人打得火热,毫不掩饰两人间的亲昵。丈夫看在眼里,积蓄起怒火。继女亦十分讨厌这个不知收敛、趾高气昂的继母。
年轻女人表现得十分神经质,她常和丈夫争吵。大太阳底下,她包裹头巾、衣衫,称自己身体虚弱,有头晕症,与擅长游泳、身体健康的丈夫格格不入。她亦看到丈夫与女明星的暧昧。
欣赏着电影中的秀丽风光,看这些人围绕女明星的各式表现,会以为他们之间还有故事发生。
转折在不经意中:女明星驾船前往海滩,之后被发现她保持着晒日光浴的姿势死去。

电影的第三段是波洛的主场。他施展智慧,侦破案件。
侦破过程以朴素的方式展开。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参与,比如化验DNA、寻找指纹之类。大概因为着重于谈话,分辨每个人言辞是否属实,进而推理。这个过程看起来似乎是简单、容易接近的,它会让观众不由自主代入侦探角色,和电影里的侦探一道回想故事经过、找寻线索,试着接近真相,打破悬念。
抱着杀死女明星动机的人很多——几乎每个人都有。
作家和经纪人夫妇遭受羞辱,获利不成,可能愤而杀人。
丈夫一再忍耐女明星肆无忌惮与年轻人调情,可能情绪爆发,进而动手。
继女是十几岁的女孩,她对继母也已忍无可忍。
年轻女人可能因为嫉妒而起杀心。
旅馆女主人与女明星本就不和,而且在与女明星丈夫的谈话中,她似乎感受到彼此的情意。会不会是她所为?
年轻男人,似乎他是没有嫌疑的,浓情蜜意怎会有杀机?谁知道呢,感情激烈时如暴风雨前后的天气,风和日丽与狂风暴雨是刹那间的变幻。
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会参与到案情的探索中吧?而且还等待着波洛揭晓答案。
猜测大多是不对路的,但不是完全不对,是走到某一个分叉路口,迷失了。
当波洛一一做着不在场调查,你看到他一样暂时地陷入了迷惑。你和他的共情时刻是电影之外的高潮时刻。这是侦探电影、侦探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这部英国电影拍摄于1982年,影片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电影在阳光下展开,所以即使有死亡,仍不会感到恐怖。
波洛让人越看越爱,他挺着大肚子,穿着夸张的海滩风服饰,幽默风趣思维敏捷。虽然跟看小说时头脑中想象的波洛形象有些出入,但不可否认,这个波洛是成功的。
波洛揭晓女明星之死的答案时,一面为他的精彩推理喝彩,另一面又着急担忧:电影起初的钻石掉包之谜还没有解开呢?
波洛十分镇定。引发整个故事、价值连城的钻石,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被波洛找到了!举重若轻的方式让观众既惊叹,又忍不住恨恨的。
谁说不是呢?
年轻男人迎面而来的一拳,是好事被破坏的气急,也好像是看破了观众心思:你怎么这样聪明呢,波洛先生?!
可怜的波洛躺在了女士温暖的怀抱中。
英雄般的侦探波洛也有脆弱、需要抚慰的时候,这是我们一直爱他的原因之一吧。

阳光下的罪恶Evil Under the Sun(1982)

又名:艳阳下的谋杀案 / 午日奇尸

上映日期:1982-02-12片长:117分钟

主演:彼得·乌斯蒂诺夫 Peter Ustinov/玛吉·史密斯 Maggie Smith/科林·布莱克利 Colin Blakely/黛安娜·里格 Diana Rigg/丹尼斯·奎勒 Denis Quilley/艾米莉·霍恩 Emily Hone/罗迪·麦克道尔 Roddy McDowall/詹姆斯·梅森 James Mason/尼古拉斯·克莱 Nicholas Clay/简·伯金 Jane Birkin

导演:Guy Hamilton编剧:安东尼·沙弗尼 Anthony Shaffer/阿加莎·克里斯蒂 Agatha Christie/Barry Sandler

阳光下的罪恶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