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西女郎》是一部非线性的实验电影,镜头的焦点是几位主人公,也就是俗称“安迪·沃霍尔的超级巨星”(Andy Warhol Superstars)的日常生活。影片时长超过了3个小时,由12个并排的30分钟短片组成,它呈现了60年代纽约城生活中常见的沉闷与平庸,而有时,这种平庸也会突然爆发为兴奋和创造力。拍摄背景设定在了《雀西旅馆》和安迪·沃霍尔的工作室,影片的主要内容就是某些明星扮演自身,而其他人则试图勾勒某个人物的轮廓,性格塑造非常松散。

没有片头片尾的演职员表,也没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雀西女郎》不屑于讲述传统的故事情节,甚至舍弃了传统叙事的最基本原则。保罗·莫里西和安迪·沃霍尔创作的这部作品在电影和艺术界有着压倒一切的重要性,1966年横空出世的它至今遗世独立于一众影片之中。《雀西女郎》在技术和视觉都不妥协,60年代期间,它带来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并且仍旧是那个关键十年里最具影响力(虽然观者寥寥)的作品。《雀西女郎》最著名(或臭名昭著)的元素就是它的分屏技术,尽管这也许并非最受关注的特点。沃霍尔将这种技术贯穿到了影片的始末,使那些即使经验丰富的实验电影观众也感到困惑、沮丧、难以承受,但《雀西女郎》值得观众去殚思竭虑,因为它成功地扩张了观众所认可的电影艺术之边界。
尽管《雀西女郎》最知名的特色仍旧是拍摄风格和手法,但它的真实力量其实是操控电影和生活的时空观念的方式。对于沃霍尔而言,一切事物都是相关联的,通过同时呈现彼此依偎的独立故事,《雀西女郎》不仅质疑了电影的叙事理念,还质疑了我们的生活(我在屏幕的左侧生活,他在屏幕的右侧生活;我们两人的生命会存在着某种联系吗?)。《雀西女郎》最终呈现出来的是类似记忆的东西,混乱、破碎但始终存在。沃霍尔对声音的利用也完全是革命性的,因为他决定让电影的分屏画面在有声和无声之间交替,这就使得影片可以称得上是半个现代默片。同样令人着迷的还有突然飞溅的色彩。沃霍尔用这些色彩来打断这部整体为黑白色调的电影,这是另外一种令影片既具时代感,又通向奇妙永恒的方式。
因为《雀西女郎》是用短故事组成的长片,所以,其中必然会有某些段落能够脱颖而出。奇怪的是,那些更世俗的部分让人感受到了更深的共鸣,因为在这些故事里,沃霍尔和莫里西似乎真正地捕捉到了确凿的现实性,而这在其他任何类型的电影中很少出现的。传奇明星尼可化妆的画面,以及她的儿子阿里(Ari)在附近玩耍的镜头,这些都比那些颇具议题性的时刻,如未来的邪典巨星玛丽·沃伦诺夫(Mary Woronov)饰演了河内·汉娜[1](Hanoi Hannah),要更加隽永且激荡心灵。也许,这部影片的最大胜利就是,沃霍尔和莫里西能够在生活中最平庸的时刻找到某种辉煌的电影性。在1966年的秋天上映后,《雀西女郎》引发了评论上的两极分化,并且,由于影片只是短暂上映,人们很难一睹其真容。但它仍旧是过去五十年来最重要的作品。同时期的许多“革命”影片现在都已经失去了其力量,但《雀西女郎》不同,它仍然是一部开创性的见识卓越的作品,提醒了我们电影作为神采奕奕的艺术形式,其边界可以抵达的范围。

[1] 越南战争中,汉娜使用英语在河内广播电台向美军播音,是北越心理战的一部分。

雀西女郎Chelsea Girls(1966)

又名:切尔西小妞

上映日期:1966片长:210分钟

主演:Brigid Berlin/Randy Borscheidt/Dorothy Dean

导演:Andy Warhol/Paul Morrissey编剧:Andy Warhol/Ronald T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