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齐勒帷》算是这届欧盟影展里的第一长片了,承蒙宣传册上的小错误,我先前一直误以为这一殊荣归属《变色龙》呢。直到《变色龙》在100分钟出头以后戛然而止,我才发现这是个误会。和两个半小时片长相呼应的是,今天意大利厅里也是人满为患,而且几乎没有中途退场的,这不免让昨天同样是反战题材的保加利亚影片《战地记者》相形见绌了。在我看来,那部《战地记者》更适合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同样质量的文字可能会比影像更有感染力。而这部《齐勒帷》就非常适合影像表现了,至少导演将影像的优势在里面充分发挥了,无论画面风景还是人物言行都做出了影像垄断的感觉。150分钟以后仍觉意犹未尽,也再正常不过。

与其说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不如说是一部讲述战争周边的作品。相对于前线的炮火对话,战争年代里的百姓生活可以被称为“战争周边”。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导演的切入点很小,而野心很大,毕竟这个话题有太多的内容可以讲,可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可测的。所以,这个题材下出作品不难,出好作品又不易。可喜的是,《齐勒帷》是部好作品。

对于绝大多数和战争相关的电影,归根结底是要控诉战争的,虽然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可大多殊途同归。《斯大林格勒战役》、《西线无战事》、《硫磺岛家书》这类从参战士兵出发,《辛德勒名单》、《卢旺达饭店》这类从一个闪耀人性光辉的个人出发,《集结号》、《兄弟连》这类从一个特殊的参战集体出发……不管怎样,这些作品最终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战争做出了否定的感情色彩判断——战争充满残酷,给人们带来灾难,我们应竭力避免战争。《齐勒帷》也不例外,它避免了历史教科书式的僵硬无情的描述,而是从一个小视角窥视真实——战争给某个地方的每一个人带来了什么。影片的主线追随女主角艾莉卡,迫于德军威胁流亡异乡,作为“汉娜”给当地人——尤其是尤佐——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在被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地方,我们能看到太多的东西:艾莉卡和尤佐之间的爱情,小萝莉的天真可爱和她“奶兄”利普卡坚韧的生活态度,老翁老妪的朴实坚强,当然还有利普卡继父的不求进取以及利普卡生母的多舛命途……可是在我们陶醉感动于其中的时候,回头思考,这一切在和平环境里同样有可能存在!那么,战争究竟给这些人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常态的颠覆和思维的混乱。

伍迪•艾伦在《怎么都行》里说过:“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从小言听计从、老实巴交的好孩子,哪天会从墙头端着一挺机枪朝全村人扫射。”当然他探讨的是另外一个话题,不过一反常态却是和本片相通的。利普卡在家里和学校都不被接纳,被迫落户野外的时候,你哪里知道这片沼泽地里的篷户后来会成为众人的避难所?你也许会感叹世事无常,可是没有战争又怎会出现这样的荒诞呢?德军出现在村庄里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得像魔鬼一样,正面描写至多是枪决一人杀鸡儆猴;可当地军人出现的时候,村民们反而遭了殃。我们想当然地以后解放军当然是要奋勇御敌、保护当地百姓的,可是当他们歇斯底里地边咒骂德国纳粹边胡乱扫射时,当他们对村民胡作非为时,我们知道自己想错了。军人绝不是立场坚定的战争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和你我一样。他们在战争里体会着比百姓更甚的恐惧和绝望的时候,对常态的颠覆也就不难理解了。标签式的敌我观念绝不像我们被灌输的那样泾渭分明。尤佐最后的死让故事平添一丝悲壮,可戏剧的是他最终死在了同村人的枪下——同样是极端恐惧时的盲目射击。尤佐中枪后仍和射手并肩逃亡,并在关键时刻阻止了他的射击,最终挽救了他。这一系列的行为可能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可是作为尤佐绝不然。同站在那一片土地上,他深刻而清晰地明白——战争面前,你的绝望、恐惧以及由此导致的过失我都能理解,因为我也一样。

齐勒维Želary(2003)

又名:埃瑞拉 / 齐勒帷

上映日期:2003-09-04片长:150分钟

主演:安娜·盖伊斯洛娃 / 乔治·切豪尔米 / 伊凡·特洛伊 / 扬·赫鲁欣斯基 / 米洛斯拉夫·多努蒂尔 / 雅洛斯拉夫·杜谢克 / 伊娃·比托瓦 / 罗斯拉娃·阿德莫娃 / Anna Vertelárová / Tomás Zatecka / 翁德里·科瓦奇 / Tatiana Vajdová / 弗兰蒂泽克·维莱基 / Viera Pavlíková / Juraj Hrcka / 伊姆雷·博拉罗斯 / 扬·特日斯卡 / 齐塔·卡巴托夫 / 斯瓦托普卢克·本尼斯 / 翁德拉·多里安 / 迈克尔·赫达克 / 谢尔盖·胡达克 / 

导演:翁德雷·特罗扬 / 编剧:培特尔·亚尔乔夫斯基 Petr Jarchovský/Kveta Legátov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