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堂里放的第一部电影。我猜老师想让我们自己从这部电影里看出些门道来。确实,我个人看完后就已粗略记下很多影片中所表达的意义和视听语言方面的体现。不禁感慨,这样相对老一点的电影真的很有看头,也很有说头。
影片讲述了在一片海滩和它附近新建的卫星城里人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海滩上住着靠打渔为生,传统落后的农民,卫星城新建的工厂里则都是开放的新青年们。女主人公进厂工作后围绕她的婚事和生活两方开始出现矛盾冲突,并最终酿成了悲剧。影片在叙事上将几条不同人物的线相互缠绕在一起,在结尾一同把故事推向高潮。
从电影的片名来看,海滩作为本片的中心,不仅在镜头上多次呈现壮丽的海滩景色外,还代表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仍然处于农耕文明的思想当中。他们以海滩为生,把捕鱼当做大海的恩赐,而拒绝与外来的先进的思想合作。镜头多次展现渔农们行走在海滩上的画面,与广袤的沙滩和无边的大海相比,显得他们如此渺小无力。
与海滩相对立的则是卫星城里的工厂。这里先进,科学,但缺乏人性的多元。工人们身穿统一灰色制服,正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冷漠。他们的开放在淳朴的农民们眼中新鲜而怪异,并天然的抵抗和拒绝。
女主角的经历无疑是悲剧的。她进入工厂工作,夹在新旧思维的中间。一面是传统和家庭,充满爱和束缚,一面是先进和诱惑,看似危险,但又符合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她在两方的冲突中成为牺牲品。虽然已经有了先进的思想,但仍然逃离不了愚昧落后的残害。
年轻的男主虽然是先进开放的青年,但仍然在社会转型中迷失和无奈。他想和女友公开关系,女友却受限于舆论和前途;他想进入法院出力,却跟其他带着眼镜的中年知识分子格格不入;他想救被包办婚姻近亲结婚的女主却又无能为力。他是那个变革时代想有所作为的青年的代表:有想法,但能做的不多。
海滩代表着落后的农耕文明,淳朴但愚昧,有着很多非常封建的思想。卫星城代表着外来入侵的工业文明,先进科学但缺少生气。上世纪80年代中国广大地区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文化的深刻变革,围绕女主以及其他人物身上的悲剧正是这一变革所产生的阵痛。
影片中很多视听语言都体现着深刻的思考。除了海滩的画面外,还有交叉蒙太奇的多次使用。女主在文化宫玩乐的镜头和女主父亲在海滩惊险的遭遇来回切换,形成戏剧的张力。影片高潮部分由三个叙事线交叉剪辑,男主宿舍的聚会,女主的订婚宴,以及女主好朋友的订婚宴。这个段落将影片主要的矛盾冲突点几乎全部展现,男主和前女友的矛盾,男主对渔民的调侃,渔民欢乐的酒宴上女主的落寞,以及女主朋友渴望现代生活不得最终妥协嫁给了曾经嫌弃的村民。聚会酒宴上的欢乐时刻与主人公们的经历和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有力的讽刺。
这部电影体现了八十年代中国电影人对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当时并不显眼,但如今看来,是那样的深刻和明显。
影片的缺点在于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太多了,导致主题不够直接深刻,叙事有些散,故事整体性差点,看起来有点闷。

海滩(1984)

又名:Hai tan

片长:130分钟

主演:白灵 / 刘威 / 魏宗万 / 

导演:滕文骥 / 编剧:秦培春 Peichun Qin/马中骏 Zhongjun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