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再有耐心读文字的时代
我想在每个周二晚十点,讲一个荒唐的故事,欢迎关注


---------广告结束,我让路-----------

在意大利贝加摩有一个叫比埃罗的青年,他陶醉在象征理想的月光下,却因沉湎于物质生活,为月光所杀。最后,由于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了月光的宽恕,又回到了人间。
这是诗人吉罗的叙事诗《月迷比埃罗》的主要内容。
据说,德彪西《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便是受这首叙事诗的影响而作。最后五分钟健二的琴键似乎收拢了这一出闹剧,涓涓细流滑出了半圆弧型的人群。
如何活下去?
这是个问题。
基本上无数个现实分析把都市里的爬虫引进了死胡同。小津式的日本家庭,电车摇晃下的米色建筑。如何活下去?这是个问题。
对小职员们是如此,对家庭主妇们是如此,对信仰缺失的青年们是如此,对早熟的孩子们也是如此,
无意间挤上了上班族们的公车。垂死的苍白的脸,潮湿的扶手,无尽头的下穿隧道,有刮痕与昆虫尸体的天空。
生活下去,生活下去。
好像一旦泻出了车门,就真的可以实现。
都市里的生存模式究竟是怎样的。铺成——积攒——爆发——平静。混乱吗?并不。一切有条不紊,似乎暗中里早早就设计好了。大多数人倒真的不会实现像影片后半段似的不真实不确切不清不楚的幻觉。
但却总是在加班后的夜车里,就着耳机中的垃圾幻想救世主的来临。同样,在摇晃下车的一刹那,基本上也就都忘记了。
黑泽清的确很残忍。中年男人进门前练习微笑的局促,家庭主妇伸向天花板的双手,青年的摩托车,孩子的哮喘……我们的生活怎么了?问题总是攀爬着年龄线,朝向最初的方向努力。如果在脑袋里一旦硬生生的出现诸如“我的生活怎么了”这样的语句,才极其落寞的发现想要寻求的救赎是这么的稀少和微不足道。
不停的放弃生命,不断的屈膝俯耳,以及谎言、孤独、隔阂、无助。到处都在发生,一刻也无休止。
当中年男人带着污、血从垃圾堆里醒来,当家庭妇女望向驶入无尽黑海的轮印,当信仰缺失的青年在国外以和平的名义用子弹结束其他没有故事没有编码的生命,当孩子背对警察局、交错电线、铁轨、噪音之中的四分之一摩天轮。我不愿意再看下去。戏剧化的疯魔之后,总是会有这样亟需喘息的欲望,只不过新鲜氧气的到来,却太过容易用于滋养绝望。
如何活下去?这是个问题。
这个时候脑袋里面倒是真正有了许多的“还是”。还是得活下去,还是得麻木的活下去,还是得先找一个理由,还是得不放弃,还是得虽然不清楚希望在哪里却仍然需要不放弃……

中年男人放弃了不劳而获却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尊严,家庭妇女一面混沌着喘息却看到了刺破湿咸海风的日出,青年得到了对于生命崇拜和天下大同的信仰,孩子拨出了德彪西的《月光》……
“比埃罗”。原来是得好好认真的跑一圈才有得到这个名字的希望。
乐曲的最终是一段尾声,静谧的曲调以及分解和弦。月光在流淌,生活原来是这样。






东京奏鸣曲トウキョウソナタ(2008)

又名:Tokyo Sonata

上映日期:2008-05-17(戛纳电影节) / 2008-09-27(日本)片长:120分钟

主演:香川照之 Teruyuki Kagawa/小泉今日子 Kyôko Koizumi/井之肋海 Kai Inowaki/小柳友 Yû Koyanagi/井川遥 Haruka Igawa/津田宽治 Kanji Tsuda/役所广司 Kôji Yakusho

导演:黑泽清 Kiyoshi Kurosawa编剧:Max Mannix/黑泽清 Kiyoshi Kurosawa/田中幸子 Sachiko Tanaka

东京奏鸣曲相关影评

胡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