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馆绯闻 成均诸函寄深眷

给小紫的第十封信 赤子心 上篇下部

亲爱的紫,

天气渐冷,立冬以来,温度持续下降,走在路上,冷风吹来,不免有萧瑟之意,我们这个城市有着浓密的梧桐树荫,走在路上,如同置身法国文艺小说的场景,尤其是深秋初冬,枯黄的梧桐叶在眼前缓缓下落,阳光透过日渐稀疏的树枝照过来,林荫道上的光影愈发的浓重了,风和叶都告诉我们:隆冬就要来到。今晚继续降温,而我坐在温暖的灯下,庆幸自己还有时间在信中与你相聚,因为年底忙乱,这闲暇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了。最初,我并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人在看我写给你的信,也许,从你答应这个系列在公众论坛公开发布开始,这个特别的系列就伴随着重重波折,所幸我打开了自己从前开的博客,待的很舒服,发在自己的地方,安心也畅快。最有趣的是搜狐博客的管理员,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光临一次。我想是因为我的博客很有趣,不断有点击,隔日就更新,但从未有人回复。我喜欢安静,也感念大家体谅我不喜留言的习惯。那么,我们开始今晚的故事:

从昨晚开始,我就在反复推敲考据的文字,因为牵涉太多史实,非要仔细核对不可。今晚我们要看的是一些史实,其中关乎正祖大王惨痛的个人经历,之前的信里曾经对你提到过,关于正祖大王的人生故事会在以后的各封信件里,逐一对你提起,今晚我们来看他的人生。前晚说到在朝堂之上,左相李大人对戴着老花镜读红壁书文的正祖大王,说了句很牛的推脱之辞:

-就连惠庆宫娘娘这样的血亲都不知道金縢之书的存在 臣等就更不知晓

信的最后,对你留下了一个悬念,惠庆宫究竟是谁?我们来看[朝鲜王朝实录]里关于正祖大王的出生记录相关资料,以下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大行大王姓李, 讳祘, 字亨运, 英宗大王之孙, 庄献世子之子。 母惠嫔丰山洪氏, 领议政凤汉女。 以英宗命, 为眞宗大王之嗣, 母后孝纯王后, 丰壤赵氏左议政丰陵府院君文命女。王, 以英宗二十八年壬申九月二十二日己卯之丑时, 诞降于昌庆宫之景春殿, 卽肃庙所尝御也。 辛未冬, 庄献世子梦, 神龙抱珠入寝, 像梦中所覩, 画揭宫壁, 诞降前一日, 天大雷雨, 流云布濩, 彩龙数十, 蜿蜒腾空, 都人士咸覩而异之。 及降覃吁之音, 发如洪锺, 宫中皆惊, 隆准龙颜, 河目海口, 日表俨若长成。 英宗临视喜甚, 语惠庆宫曰: “得此儿, 宗社无忧乎。” 手抚额曰, 是酷类予。 卽日定号为元孙。

意思是说:

薨逝的大王姓李, 名祘, 字亨运, 是英宗大王之孙, 庄献世子之子。 母亲是惠嫔丰山洪氏, 为领议政洪凤汉女。 (大王)以英宗命, 作为眞宗大王之后嗣, 母后是孝纯王后, 丰壤赵氏左议政丰陵府院君文命之女。大王,在英宗二十八年(1752年 乾隆17年)壬申九月二十二日己卯之丑时, 生于昌庆宫景春殿,(景春殿)是肃宗大王常去的地方。

注:景春殿是肃宗大王第二任正妃仁显王后生前所居住的殿阁,仁显王后早年曾被废位,复位回宫后身体不好,遭张禧嫔及其宫女恶毒诅咒后死去,肃宗大王因为早年过激行为,一直歉疚,因此常去景春殿凭吊。

辛未年冬(英宗二十七年 1751年 乾隆16年), 庄献世子做梦, (梦见)神龙抱珠入睡, 像梦中所看到的, 画就在宫内墙壁之上, (正祖大王)出生前一日, 天降大雷雨, 空中布满流云, 有彩龙数十, 蜿蜒腾空, 都城内的人都争相观看并感到吃惊。(正祖大王)出生后, 发出年岁大的人才有的声音,

注:同“覃訏”。《诗经·大雅·生民》:“实覃实吁﹐厥声载路。”意思是说年岁大。

哭声如洪钟一般响亮, 宫中(众人)都很惊讶, (正祖大王)长相是高额头, 眼深嘴大, 如同长成后的样子。英宗(英祖大王)见了非常喜欢, 对惠庆宫说: “有这孩子, 宗庙社稷无需担忧了。” (英祖大王)手抚(正祖大王)的额头说, 真像极了我。当天就定号为元孙。

这段记录说的是正祖大王的出生记录,他生于汉阳都城内地震雷电的时候,出生恰逢地震,就给他的出生带来了种种神奇的传说,以上记录中还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年朝鲜都城汉阳地震又大雨雷电的情景,但却不认为是自然现象,而说成是正祖大王要降生的奇特预兆,文中也提到了胎梦的内容,一般来说,做胎梦的人,都是至亲,不是父母就是祖父母或者是年长的手足。在正祖大王出生之前,做胎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生父庄献世子,庄献世子居然梦见了神龙抱着宝珠入睡,可见落下的宝珠降临人世就是正祖大王。这是王权维护者的神异说法,有神化统治者的意图,暂且搁置不谈,能在史书里看到这种种记载,反而觉得有趣。我们要确认的是正祖大王的生父生母,文中记录的很清楚,父亲是庄献世子,也就是后来的思悼世子,母亲是惠嫔丰山洪氏,也就是后来英祖大王对之说话的人——惠庆宫。按照朝鲜李氏王朝的礼法,但凡未能册封为王后,但儿子却称王的后宫,待大王登基之后都被封为某宫,譬如英祖大王的生母淑嫔崔氏同伊,待英祖大王登基之后就封她为:毓祥宫,后又加封为毓祥殿。这位惠庆宫娘娘可大有来头,她的家族丰山洪氏也算是英祖大王的远房亲戚。来看这里的记载,这是英祖大王的生母淑嫔崔氏同伊的行录:

淑嫔崔氏神道碑
朝鲜国 淑嫔崔氏神道碑铭并序
绥禄大夫锦平尉兼五卫都摠府摠管臣朴弼成奉 敎譔
显禄大夫砺山君兼五卫都摠府都摠管臣枋奉 敎书
绥德大夫西平君兼五卫都摠府都摠管臣桡奉 敎篆

我殿下受命,践阼之元年乃先淑嫔崔氏旣卒之八年也,因有司考例陈请,命树丽牲之石其文,则不以命词臣,而以命臣弼成旣。又敎曰:夸张之辞,屡所不取,亦非先嫔平日小心谨愼之意。其念哉臣弼成承命,悸恐屡辞终不获命,则谨稽行录:

崔氏系出首阳,曾祖讳末贞,阶通政,祖讳泰逸,学生,考讳孝元,行忠武术副司果,妣洪氏,通政继南女也。以显庙庚戌十一月己未生,嫔丙辰选入宫,甫七岁。肃宗大王十九年癸酉始拜淑媛,甲戌进淑仪,乙亥升贵人,越四年己卯封淑嫔,女官极品也。嫔天姿沈凝简默,喜怒不形于色,奉侍两殿,夙夜靡懈庄敬,戒愼战兢自饰。其接诸嫔曁宫人,旣逊旣和,俱得其欢心。上心重之,奥我仁显王后曁我惠顺慈敬大妃,亦殊遇之。嫔益自谦畏,尤不喜言人短长。侍御者或有言,辄加诲责,一宫之内翕然称美焉。嫔同气之籍军门者,自嫔封爵,辞遆其任, 嫔谨愼之心实使之然也。上初以梨岘宫为嫔私第,辛卯命属之内司。 嫔知圣意出公,节俭克赞不色吝。自丙申遘疾三载,次淹间有因,上命出第调治而久阙承 俟,常怀靡安,或少出间,辄即诣阙,虽在疾病,而其诚敬之不替如此。戊戌三月九日戊午卒于彰义洞私第,春秋四十九,寔肃宗四十四年也。三殿遣中宫吊祭,赗赐特厚,哀荣备至,以是年五月庚申礼葬于杨州高岭洞瓮场里枕酉之原。嫔生三男,惟我主上殿下序居第二伯季生,即天我殿下初封延礽君,辛丑册王世弟,甲辰诞承大统,中宫殿下徐氏,赠领议政达城府院君宗悌女也。王世子邸下靖嫔李氏所诞,初封敬义君,乙巳进册储副。王女和顺翁主,幼未下嫁。窃伏念嫔柔嘉,其性淑愼,其仪敦重靓穆,温恭和顺,承宁考思,遇垂三十戴而勤俭自持。卑巽以牧,闵敢以荣贵,少移所守肆,惟壶闱之间,德意之融洽。诚信之笃之于无间,可以辉暎彤管,俪美徃牒,则其迓迎天笃生圣人,承列圣艰大之投绵。宗祊千亿之祚者,其必有由然矣。臣于摭实之文,宁质无华,庶有以仰体圣意而仍又继之以铭曰:
天锺异姿,旣淑且灵;塞渊其德,繄自穉龄。夙被睿眷,承以巽顺;诚心内蕴,孚洽宫壹。乃膺祯嘏,诞我圣躬;卜叶大横,天佑吾东。丕承丕显,祚命灵长;善庆之征,厥理式章。郁彼崇冈,有碑斯豊;稽首缀铭,用诏无穷。
皇明崇祯纪元后九十八年乙巳 月 日建

记得你总是要看白话文注解,所以也将注解一并附上:

意思是说:

淑嫔崔氏神道碑
朝鲜国 淑嫔崔氏神道碑铭并序
绥禄大夫锦平尉兼五卫都总府总管臣朴弼成奉 教撰
显禄大夫砺山君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臣枋奉 教书
绥德大夫西平君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臣桡奉 教篆

我主殿下受命(继位),继位元年也是先淑嫔崔氏去世八年之时,因为有司考据前例陈请,因此下令树碑写文,不命题给臣,而是让臣恪尽辅助之力就可以。又教导说:夸张的话,都不接受,也不符合先淑嫔平日里小心谨慎的用意。(英祖大王)顾念臣辅助大王的做法,(但是臣)惶恐就多次请辞最终还是没被恩准,就谨慎写下行录:

崔氏出生于首阳,曾祖父名讳为崔末贞,官至通政,祖父名讳崔泰逸,为学生,父亲名讳崔孝元,任行忠武术副司果,母亲洪氏,是通政洪继南之女。(崔氏)于显宗庚戌年(显宗十一年 康熙9年 1670年)十一月己未(十一月六日)出生,淑嫔于丙辰年(肃宗二年 康熙15年 1676年)受选入宫,时年七岁。肃宗大王十九年(癸酉年 康熙32年 1686年4月 26日)受封为淑媛,甲戌年(肃宗二十年 康熙33年 1694年)受封进淑仪,乙亥年(肃宗二十一年 康熙34年 1695年)升贵人,过了四年即己卯年(肃宗二十五年 康熙38年 1699年)封淑嫔,已至女官极品。淑嫔天姿深沉缄默,喜悦和愤怒都不表现出来,侍奉两位上殿,不论白天黑夜都不懈怠且怀有敬意的照顾,言行谨慎且能自持。(淑嫔)对待各位嫔御及宫女,既谦虚又和气,受到大家的喜爱。肃宗大王心里满意,仁显王后也就是我惠顺慈敬大妃,也格外厚待她。淑嫔谦虚谨慎,尤其不喜欢说人是非。若是侍奉的人有话说,就加以以教诲责备,宫内都称赞其行为端正。淑嫔的伙伴有在军中任职的人,从淑嫔受封后,就辞去职务,这是淑嫔谨慎之心使之这么做的。肃宗大王最初以梨岘宫为淑嫔崔氏私宅,在辛卯年下令(梨岘宫)属内司管理(收归国有)。淑嫔明白大王用意为公,节省勤俭但不吝啬。(淑嫔)自从丙申年(1716年 肃宗四十二年 康熙55年)罹患疾病三年,也是有原因的,肃宗大王下令要淑嫔出宫调养身体,(淑嫔)常怀敬意,出门甚少,依然听宫内旨意,虽然在病中 ,但诚意还是如此。戊戌末年三月九日戊午(淑嫔)病故于彰义洞私宅,享年四十九岁,那一年是肃宗四十四年(1718年 康熙 57年)。(宫内)三殿(大殿 指肃宗大王 中宫殿 指正妃金氏 东宫 指世子)派遣中宫前来吊祭,祭礼下赐尤其丰厚,生荣死哀到了一定程度,在第二年五月(肃宗四十五年 1719年 康熙 58年)庚申时礼葬于杨州高岭洞瓮场里枕酉之原。淑嫔崔氏诞下三位男丁,惟有我主上殿下(英祖大王)排行第二得以存活,也就是我殿下,最初封延礽君,辛丑年(1721年 景宗元年 康熙60年)被册封为王世弟,甲辰年(1724年 景宗四年 雍正2年)继承大统,中宫殿下徐氏,是被封为领议政达城府院的徐君宗悌之女。王世子邸下为靖嫔李氏所诞,最初封敬义君,乙巳年已经进而册封为世子。(英祖大王)王女和顺翁主,年幼未嫁人。私下里顾念淑嫔柔和美好,个性娴淑慎重,(淑嫔)她的仪态敦厚慎重美丽肃穆,温和恭敬和气顺从,承受天命而慎重行事,受圣恩三十年能做到勤建自持。出身微贱,然而不以后宫身份显贵,行为谨慎小心,与宫人相处,关系尤其融洽。诚实守信令人感动,可以光照后世,容貌美丽又娴淑,又蒙圣恩诞育英祖大王,是承受肃宗大王恩典最多的人。在宗室祠堂内享受万千香火之人,必定有其缘故矣。臣写下如此朴实的文字,质朴没有华丽之辞,感到已经体会到圣意而又继续写下铭文说:

天锺异姿,旣淑且灵;塞渊其德,繄自穉龄。夙被睿眷,承以巽顺;诚心内蕴,孚洽宫壹。乃膺祯嘏,诞我圣躬;卜叶大横,天佑吾东。丕承丕显,祚命灵长;善庆之征,厥理式章。郁彼崇冈,有碑斯豊;稽首缀铭,用诏无穷。

皇明崇祯纪元后九十八年乙巳 月 日建

文中说的很清楚,崔氏同伊的生母是洪氏,洪氏是通政洪继南之女。根据惠庆宫洪氏本人的说法,她的娘家正是英祖大王生母淑嫔崔氏同伊之母洪氏的娘家,也就是说,丰山洪氏是英祖大王生母崔氏同伊的外婆家。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在古装长剧[同伊]中,开朗可爱的同伊总是跟肃宗大王说她自己是丰山犬,是咬住就不松口的丰山犬,闹了半天,丰山是她外婆家啊。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英祖大王因为照顾母家,有心拉拔母家,才为儿子庄献世子定下了这门亲事。在朝鲜文学史上,有三部宫廷文学读本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或者说,要了解古代朝鲜的宫廷文学,就不能不读这三本书,分别是肃宗朝时仁显王后侍女所写的《仁显王后传》、光海君时仁穆大妃的侍女所写的《癸丑日记》,还有纯祖朝时,惠庆宫洪氏所写的《闲中录》。前者《仁显王后传》的相关史实,我建议你不妨参考我之前完成的剧评连载《同伊·殊途同归》中的考据内容,《癸丑日记》则记叙的是光海君当政后残杀兄弟姐妹,给亲弟弟年仅七岁的永昌大君扣上逆谋的罪名,最终蒸杀永昌大君并囚禁永昌大君生母仁穆大妃的残忍举动,而惠庆宫洪氏所写的就是今晚我要跟你提到的这本宫廷纪实文学的代表作——《闲中录》。《闲中录》在朝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部记叙十分生动的史书。在这里引用韩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向你介绍这本书:

《闲中录》的作者是惠庆宫洪氏。惠庆宫是洪凤汉的女儿,生于英祖十一年,十岁时被册封为世子嫔。世子即思悼世子,他是英祖第二子,被册立为世子后,八岁入学,九岁举行冠礼,

译者注:冠礼即一种成人仪式,从此改变儿童装束,加冠成为成人。按照儒教传统,冠礼一般在20岁时举行,后因早婚盛行,遂将冠礼与婚礼合并同时举行,时间也大为提前。

十五岁摄政。但他二十八岁那年被指责为有不轨行动,废为庶人,最后赐死,身后留有一子(即后来的正祖)和两个女儿。世子被赐死后,其嫔洪氏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余生。她于纯祖十五年死于昌庆宫景春殿,享年八十一岁。《闲中录》全书共6卷,第一卷是洪氏六十花甲时,应其侄洪守荣之请写的,记述的是其本家与王宫间的关系。第二卷以后数卷记的是宫廷和其本家曾遭遇到的种种悲伤经历,这是她七十一岁那年即纯祖五年,应纯祖生母嘉顺宫所请撰写的。这部作品笔锋犀利,全篇都笼罩在一种巨大的悲痛之中,宫闱秘事如跃眼前。它同《癸丑日记》一起可称为宫廷文学的双璧。

《闲中录》中记有大量优雅的宫中用语,对后世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它还记录了围绕思悼世子被赐死一事展开的党争以及各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因此它也成为一部史料充实的史书。

以上文字说明《闲中录》分若干卷,每一卷记叙的内容有所不同,除第一卷是说明洪氏本家与李氏王朝王室的关系之外,以后若干卷都在描述自己家族的遭遇,丈夫思悼世子的遭遇,儿子正祖大王的遭遇,朝鲜李氏王朝激烈的党__争在《闲中录》中也有十分到位的描述。《闲中录》中有太多血泪的记载,在介绍惠庆宫时提起,是为日后我引用《闲中录》片段说明正祖大王生父思悼世子被赐死前后的场面,无需再跟你详细解释这本书的由来。我们今晚先看到这里,如此一来,你对惠庆宫洪氏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罢,别着忙,以后我们还要与这位不曾露面的娘娘继续过招。

考据过后,回到剧情这里,看来,左相李大人的确有一张利嘴,而且深藏不露,兵当判很没水准的只是想要推脱说根本没有金縢之书,这话说的没水平,这种故意推托之辞有心虚之嫌,左相李大人一开口可就不凡了,他不动声色的顶了大王一句,意思是说:

就连你亲生母亲惠庆宫都不知道有金縢之书这种东西,你问我,你问我们,我们又从哪儿知道啊,真是莫名其妙。

可见,在朝堂之上,正祖大王问金縢之书,本意是为了试探臣下对这件事的态度,意在敲打,是故意的打草惊蛇,而左相李大人的回应则是软中带硬的回应,那意思很有点不把大王的问话放在眼里,也极为倒扣的表达了老论众臣的态度,你的家务事你自己处理,拿来朝堂上讨论,还要以此为变革依据,你搞什么鬼啊。当然,也可以理解为:

你要知道什么金縢之书,问你亲妈去,你亲妈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知道啊,你这不是为难我们大臣么。

可是,话的意思虽然这么冲,但李大人的说话态度却是那么的恭敬谦卑,还有带有一丝无奈,你说,大王给这一堵,他还能说啥呀,他也只能报个小面,当众示弱,又自嘲一番,之后才说:

-朕现在给这个红壁书说成了个卑怯的君王 那么赶快下令捉拿这个红壁书 如此一来 金縢之书的事就能问个明白了

紫,你看,之前在聊天的时候,我给你看了正祖大王的曾祖父肃宗大王看了宗亲参奏英祖大王还是孩子的时候不懂礼数的一段记录,看肃宗大王说话那么厉害,直接用文言文骂那个老宗亲是:废话连篇,火气那么大,你都说他是史上最牛大王,的确,论脾气,肃宗大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李朝历史上最抵制党__争的大王了,后来给你看了仁显王后复位的那段史书记载的白话文解释,你也同意肃宗大王这个人很好玩,脾气暴烈的很有喜感。可是,正祖大王这个人,个性上可就以平和,不露声色为主了,他对付党__争的办法可不是疾风骤雨,而是以柔克刚了,甚至不时的自嘲一番,表示自己不介意,然后再不动声色再继续敲打,以期达成自己的目的。分析过李氏王朝列王的脾气秉性之后,我们继续来看剧情,因为正祖大王的要求,都城汉阳的大街小巷都贴了这样的通告:

红壁书

谁知半此夜之

称不足长夜光

金端恍诸血惚

司宪府

说实话,我看了半天都觉得这告示写的太奇怪,说话拐弯抹角的,明明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就连说时间都绕弯好几次,难道是有典故么,仔细想想也不对啊,这是给民众看的告示,就讲究言简意赅,怎么会如同儒生那样,弄一大堆典故呢,看来看去,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昨晚没有写完给你的信,就是这个原因,原来,显示的汉字并非汉语名称,而是吏读,也就是说,大部分汉字名称并非我国古称,而是用汉字注音的朝鲜语。来,我们继续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吏读。

吏读,是指用韩国语音去读汉字,用汉字表记韩语中的各类助词,后来推而广之,具有特殊使用方法的汉字都被囊括于吏读。对于吏读的用法,就用古代朝鲜三国时代一首著名的[薯童谣]为例——

吏读文字为:

薯童谣

善化公主主隐
他密只嫁良置古
薯童房乙
夜矣卯乙拘遣去如

真实含义为:

善化美公主

悄然嫁与谁

但到夜来时

薯童携之归

吏读的发明者,史学家认为是学者薛聪。正因为吏读的发明,朝鲜八道流传的口头传述的故事和民歌,才得以记录保存。当然,吏读的用法也保存下了这种拿捕红壁书的告示。根据朝鲜语的相关发音来解释,大致可以理解为:

谁知道在半夜到天亮之前,人们都昏睡的时候,是谁(附画影图形)到处散布谣言惑众。

司宪府启

紫,这样一来,你明白了吧,司宪府是要抓住红壁书的意思啊,不是特意写了无脑的什么天光又恍惚的昏话,而是写了朝鲜汉阳都城里老百姓都能看懂的话。那么,下令的司宪府是干啥的,来,今晚我们继续考据,以下内容摘自[朝鲜王朝实录]:

[节选]

太祖 1卷, 1年(1392 壬申 / (洪武) 25年) 7月 28日(丁未)

司宪府: 掌论, 执时政得失、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等事。 大司宪一, 从二品; 中丞一、兼中丞一, 从三品; 侍史二, 正四品; 杂端二, 正五品; 监察二十, 正六品; 书吏六, 七品去官, 都吏廪俸, 其外权知。

意思是说:

司宪府: 掌管负责时政得失、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等事。 任用大司宪一位, 官阶为从二品; 中丞一位、兼中丞一位, 官阶为从三品; 侍史二位, 官阶为正四品; 杂端二位, 官阶为正五品; 监察二十位, 官阶为正六品; 书吏六位, 官阶为七品去官, 都吏安排以廪俸的待遇, 此外其他官吏都是权知。

也就是说,负责时政得失、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等事是司宪府的权限,司宪府的人就是干这个的,司宪府的管事人是大司宪,官阶仅是从二品,看来不够正二品,不能被称为大监,还是比兵判矮半级。让司宪府下令捉拿红壁书,是为了:“时政得失、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等事”。可见,正祖大王的头脑清醒,给红壁书的罪行定位是准确的,红壁书所犯之罪关乎“时政得失、矫正风俗、考察功过、褒举弹劾等事”,并非死罪,大王捉到了他,还有用处,才下了这个通告。

今晚几乎一个细节一考据,一句台词三考据,看了这么多考据,真是难为你了。紫,今晚就到这里吧,希望考据没让你打瞌睡。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写的打了瞌睡。冬天的夜晚真的很冷,早点休息吧,我去补觉。


祝你晚安

Wendy
2010.11.9


成均馆绯闻성균관스캔들(2010)

又名:成均馆罗曼史 / 成均馆儒生的日夜 / Sungkyunkwan Scandal

主演:朴有天 Yuchun Park/朴敏英 Min-young Park/刘亚仁 Ah-in Yu/宋仲基 Joong-ki Song/徐孝琳 Hyo-rim Seo

导演:金元锡 Won-seok Kim/黄仁英 In-yeong Hwang编剧:金泰希 Tae-heui Kim

成均馆绯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