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写短评改写长评,是因为超出短评字数,又想记录下看完剧后的发散想法。趁想法溜出光滑的大脑皮层前,不管逻辑先记录下来。

这部剧的编剧是Phoebe。再次映照一个观点“美好的男性角色皆出于女性之笔”。比起第一季,真的更喜欢这二季。特别喜欢的有三幕:priest对Fleabag撒气说“你完全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父亲婚前对Fleabag说“你比谁都懂爱”;Belinda和Fleabag那段对话。我想Belinda和Fleabag在酒吧的对话确实是Phoebe想传达对于女性主义,women in business的一些看法。

对fox的理解,个人认为像是唐僧九九八十一难里出现的各种妖精,一直haunting priest更接近上帝。但觉得Stephen在和Phoebe采访里,引用Francis Thompson’s The Hound, “I fled him, down the labyrinthine ways of my own mind. I hide from him, under running laughter. Oh, fondest, blindest,weakest, I am he whom thou seekest! Thou dravest love from thee who dravest me.”的理解,很西方哲学下的视角。两个视角虽然正邪相反,但又觉得莫名殊途同归。

Andrew Scott饰演的priest确实fking hot,也是我点开这部剧的最大源动力。之前浅浅点开第一季第一集,确实被打破第四面墙所带来的突兀感,以及英伦生活本身的黑色压抑所吓退。这次,有作为incentive的 Andrew Scott,激励着我看完依旧让我心情压抑的第一季,美美开启第二季。看完后,真的忍不住 “the hot priest is fking hot damnnn🔥🥵”, “it is fking make sense that everyone on tiktok sharing Fleabag is so fking horny fk me”。可是在这极度亢奋当中,一个不合时宜的联想冒出:甘地那个一直失败的禁欲实验。我瞬间就如气球泄气般对priest祛魅了。如果把fox理解成神的化身,在每次priest动摇时,出现进行提醒。那是不是每一个fleabag都只是priest在最终成功接近上帝前,禁欲试验中被用来试验的女孩,aka工具人。第一次提到fox,是和fleabag坐在长椅上喝金汤力,说fox多次出现在priest的生活中;第二次提及fox就在fleabag doubt celibacy这件事请的时候,是不是说明这时候priest已经对fleabag有世俗的欲望。priest的hot很大程度在于,观众在fleabag视角下,一种suppose to be holy的人违背宗教教条的背德感。但是如果suppose to be holy的人本身其实就不holy呢?剧集中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的fleabag在priest圣化道路上其实人山人海呢?在以fleabag视角进行的剧集里,fleabag一下子客体化起来。oooops,priest的hot一下all gone。

In all 这季很有喜剧感,没上一季那么压抑,但荒谬依旧。特别在神圣又creepy的配曲加持下,踩点的剪辑和一些戛然而止把荒诞感发挥到极致。尽管荒谬,但这份荒唐却如黑色幽默那般给戏剧平添一份难以言说的现实感。有时候剧情荒谬到一定程度好像和人生就没什么差别。真是妙不可言!而画面上,priest在告解室亲kneel down的fleabag,伦勃朗打光下油画般的质感,总之,会看了再看!



伦敦生活 第二季Fleabag(2019)

主演: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安德鲁·斯科特 Andrew Scott/奥利维娅·科尔曼 Olivia Colman/茜安·克利福德 Sian Clifford/比尔·帕特森 Bill Paterson/布伦特·吉尔曼 Brett Gelman/珍妮·莱恩斯福德 Jenny Rainsford/休·斯金纳 Hugh Skinner/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费奥纳·肖 Fiona Shaw

导演:哈利·布拉德比尔 Harry Bradbeer编剧:菲比·沃勒-布里奇 Phoebe Waller-Bridge

伦敦生活 第二季相关影评